水泥窑预分解工艺优化与节能虚拟仿真实验
专业:工学 学院:盐城工学院 负责人:张勤芳 学时:0 学分:0
简介:“十四五”时期,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需求愈发迫切,从而 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对接,助力建材行业 发展,是“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需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水 泥工业在建材工业中居龙头地位,而水泥窑预分解系统是现代水泥生产的关键 核心部位之一,它涉及燃料燃烧、固气对流传热及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温度 高、体系封闭、气-固流时空交互复杂等突出特点。 水泥窑预分解工艺优化与节能虚拟仿真实验突破了水泥窑预分解系统操作的 空间和时间局限,既可以形象、直观地进行实景模拟、仿真训练与考核,又弥补 了传统实验和实训教学的不足。本虚拟仿真实验是核心课程——《热工过程及设 备》中必不可缺的实验内容之一。本实验面向材料类本科生开设,亦可供科研院 所及生产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水泥生产相关分析使用。
专家入口 学生入口 目前排队0人,最大并发1500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工作计划

2021-03-26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扣2021年工作目标任务,以学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设、“ESI排名”为抓手,全力打造“一院一特色”,确保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强化理论武装,制定并落实中心组学习计划、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以支部为单位的党员集中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根据《新时代江苏高校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进党支部特色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做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

2、做好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强化等各项基础工作。积极利用网站、新媒体宣传学院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规范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决策机制,建立每月党务工作例会、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强化基层党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意识形态定期研判工作。加强党建研究,积极申报2021党建品牌化项目。认真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党日活动。

3、进一步抓好党委巡察组巡察专项整改落实工作。对已经整改到位的要“回头看”,对未整改的抓好措施落实。确保整改全部落实到位,做好迎接省委巡查准备工作。

4、坚持党建带团建促工建,做好学生组织发展工作。2021年拟发展学生党员85人,预备党员转正24人。认真开展预备党员培训班、毕业班党员主题教育等工作,加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做好学院校友分会工作,与校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从严治党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依托集中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落实“一岗双责”,自觉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6、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老教师、困难职工等重要群体的关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2020年度教代会提案进行梳理和落实。2021年拟召开教代会1次。如有重大事项需要提交教代会讨论的,可适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做好学院统战工作,积极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继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二、教学工作

1、继续做好专业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及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作,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持续做好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中期检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申报工作。

2、努力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扎实做好一流课程建设和国家一流课程项目申报工作,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推进2020年立项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申报校级通识选修课程1-2门,申报双语课程1-2门;大力推进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力争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有序推进实验项目数字化建设工作,力争获批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加强和改进本科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力争获批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1部;加强教学研究,做好教改课题申报、立项等工作,2021年发表教研论文6篇以上。

3、稳步推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实施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项,并启动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新工科光驰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业导师工作,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项;大力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学生获得《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竞赛》项目奖项4项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项以上。

4、持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或修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和改进,加强调停课、督导听课、教师改进和学生评教等工作;开展系列教学检查工作,提高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完成教学基本状态和实践教学状态数据的采集工作,编写2020-2021学年教学质量报告。

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1、努力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和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等工作。

2、继续推进ESI排名提升工作,力争2021年潜力值达到0.95。

3、“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通过验收,获批“十四五”省重点学科1个。

4、重点做好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力争获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做好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工作,横向科研经费力争达到1000万元;完成发明专利公开实审80项;发表卓越期刊、SCI、CSCD、CPCI收录论文数130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前3且三等奖以上)2项。

5、新增全日制研究生35人。新增省研究生优秀教材1部。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奖项1项。

四、师资队伍建设

2021年计划引进优秀博士、博士后6名,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境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访问、研修,新增六个月及以上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4人。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化竞争力。推进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学科创新团队为依托、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导的优秀人才组织模式,重点建设1-2个学科创新团队,力争在传统建材、交通工程等方向的人才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引聘国内外大师级人才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杰出人才1人,力争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人次。与企业对接,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五、学生工作

1、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举办15场以上专场招聘会。2021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85%,年底就业率达90%,毕业率达96%,做好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

2、继续做强做亮考研工作品牌。重点做好考研服务工作,切实帮助考研学生解决实际困难。2021届毕业生考研率达32%。2022届硕士研究生报考率达60%。

3、强化学风建设。以国家级竞赛项目为引领,加强与专业系联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

4、认真开展2021级大学第一课。邀请知名校友来校交流和作报告,拟安排不少于10场专题教育讲座。

5、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完善团学干部选拔培养考核机制,组织至少5次学生干部专题培训会。坚持思想引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百佳青年”“十佳共青团员标兵”“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等先进典型评选,改进评选办法。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组织校院级文体活动至少10次。

6、做好淮安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实现学校在淮安地区招生宣传的全覆盖,淮安地区录取人数稳中有升。安排相关人员对淮安地区重点生源中学进行回访。

7、做好国家三金、生源地贷款等困难补助工作。解决好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做好学校各类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年1月5日